“今年,市里发挥地方农牧业优势,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服务组织在耕、种、防、收等服务环节新增劳务岗位,带动农牧民就近就业……”8月18日,阳光轻柔地洒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永红村,“墙根儿讲习所”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镇里的干部正在为村民宣讲最新的惠民政策。

“墙根儿讲习所”前,镇里的干部正在为村民宣讲惠民政策。
与传统宣讲活动的高深晦涩不同,这里呈现的是一幕幕实实在在的暖心场景。政策咨询台前,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工作人员询问。小佘太镇的党员干部、派出所民警、卫生院医生以及志愿者们联合“摆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将党的惠民惠农政策精准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党委、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场所,在这里既能了解各种惠民政策,又能享受到各种暖心服务,感觉特别好!”村民王玉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由衷地感慨道。
“墙根儿讲习所”打破了传统宣讲局限于会议室的刻板场景,将课堂搬到了群众日常聚集的墙根儿下。这种空间转换,绝非简单的地点变更,而是让宣讲场域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成为村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学习交流场所。同时,在表达方式上,“墙根儿讲习所”采用“案例具象化”“体验参与式”“场景关联化”等柔性手段,将抽象的政策转化为群众能听懂、能感知的生活叙事,让政策宣传真正做到了入脑入心。
今年,小佘太镇党委、政府将目光聚焦在群众的“微小需求”上,创新思路,精心打造了“墙根儿讲习所”这一党建品牌与志愿服务品牌。通过这一创新举措,将党的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以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从传统会场延伸到了农家院落的墙根儿下,让党的声音传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今年,我们聚焦百姓需求,充分利用闲置地块和物资,打造了这处集政策宣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墙根儿讲习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村里最聚人气的暖心角落。”小佘太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刘昊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计划将这一成功经验逐步推广,让更多群众受益。”
讲习所虽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宛如一个凝聚人心的“强磁场”。这个坐落于村民家门口的“墙根儿讲习所”,已深深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幸福驿站”,并以最接地气的方式,生动诠释着基层服务的温度与效能,成为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画卷中,一处凝聚人心、提升幸福感的温暖坐标,引领着乡村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编辑:沙志媛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