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运会攀岩测试赛暨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攀岩赛事的志愿者岗位上,我原以为只是将汗水挥洒在琐碎事务中。然而,当目光被岩壁吸住,当少年们的身影在垂直的绝壁上移动,我才恍然,自己竟幸运地踏入了那一片心灵震撼的现场——少年们奋力攀登的身影在我的记忆中灼下深深印记。

天公不作美,雨点开始轻轻敲打着赛场的磐石,继而织成细密的帘幕,将整个攀岩墙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灰影里。雨丝无声地渗入岩壁,让原本嶙峋的支点覆上一层微光,更添几分湿滑与险峻。我心头不禁一沉:这样的天气,少年们还能顺利攀登吗?
岩壁上,少年们的身形如光影飞动,四肢伸展着,在陡峭岩壁间寻找着微小的支点。雨水顺着他们的发梢流淌,浸湿了轻薄的赛服,紧紧贴在脊背上。我看见一张张尚显稚嫩的脸庞,却因专注而显得格外坚毅。每一次向上挪移,每一次指尖的探索,都凝聚着全身的力量与意志。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沿着额角滴落,打湿了岩壁,目光只执着向上,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但动作却毫不含糊。攀爬中偶有失手,身体猛然下坠,重重的摔在垫子上,我的心也随之骤然收紧。可他们却从不气馁,稍作调整,重新找准支点再出发,那小小的身影又顽强地向上攀去,仿佛有股看不见的力量从他们身体内部奔涌而出,在岩壁上化为倔强生长的姿态。
印象最深的是磐石赛场上那个身材最瘦小的男孩,在接近终点的陡峭之处,他几次掉落,又几次站起重新攀登,手臂因用力已微微颤抖,我看见他紧抿的嘴唇和重新聚焦的眼神,最终咬紧牙关再次尝试。指尖终于触碰到终点时,全场掌声如潮水般涌起。他悬在半空,疲惫的脸庞上绽开笑容,那一刻,我的眼眶发热——那细小身躯里迸发出的磅礴力量,竟如同山岳的意志附着于少年之躯:年龄的尺寸从未能丈量灵魂的深度。
最让我心头震撼的是比赛临近尾声时,一个女孩在最后一段艰难处屡次滑落。可她依旧悬于半空,一次次重新尝试。被雨水冲洗过的夕阳金辉洒落,她攀爬的身影在岩壁上拖出长长的影子,竟比日影更显恒久。保护员的手套早已磨破,可手中绳索却绷得更紧更直。当女孩终于登顶,仅剩的掌声虽稀疏却格外响亮。岩壁静默如碑,那无声的攀爬却已在我灵魂深处凿刻下深刻的烙印——原来在挑战的绝壁前,没有所谓孤单的战士,只有生命彼此托举的庄严仪式。
赛事落幕,岩壁恢复沉寂,我心头却久久回荡着那些攀爬的身影与生命的回响。少年们用身体丈量岩壁的高度,更以灵魂拓展了精神韧度的疆界。年龄的界限被少年们以勇气之手轻轻抹去,他们如朝日初升,以攀爬的姿态划破迷雾——那垂直的石壁之上,不仅刻下了他们挑战的足迹,也映照出人类灵魂深处不屈的星光。
原来青春的高度从不被年龄框定,且生命也从无尺寸,灵魂的峰顶只在勇毅者脚下延展,只在于灵魂是否敢于向那湿滑的绝壁,递出无畏攀援的手。雨幕终将散去,而他们攀越过的绝壁,已在我心中矗立成灵魂不朽的界碑——那界碑上铭刻着,人类精神所能抵达的、任何风雨也无法模糊的高度。
文|刘欣宇 广东药科大学 记者柴智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