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卤鹅哥”首场公益直播创300万成交额,想自创荣昌卤鹅IP

2025-04-23 07:04:00

“卤鹅哥”林江。南都记者 侯婧婧 摄

林江在香港再次等来“甲亢哥”。 图源:“甲亢哥”中国行直播截图

林江在成都站第一次追到“甲亢哥”,成功投喂家乡卤鹅。

出席活动的林江。

因执着投喂全球顶流“甲亢哥”而走红的荣昌“卤鹅哥”林江,最近太忙了。

4月16日至18日,南都、N视频记者在重庆荣昌跟访的3天里,他分别出席了由当地举办的一场座谈会和一场交车仪式,开启了走红之后的首场公益直播,与荣昌区委书记、区长频繁“同框”;其余时间,还配合拍摄了荣昌文旅宣传片,为邮政公司新开通的“川渝卤鹅专线”站台,在刚刚开业的实体店前招待远道而来的粉丝……

不算直播器材,他至少随身携带两部个人手机,但四面八方打来的电话,还是时常没空接听。在等待记者调试录像设备的空档,林江短暂放弃了“表情管理”,让自己半躺在椅背上,头耷拉下来刷手机。疲惫从他还带着笑意的脸上浮现出来。林江告诉南都记者,这段时间,他都是凌晨四五点才入睡。荣誉和重任在身,他非常开心、非常感动,更不敢懈怠,“还是要紧紧地抓住这次机会,给家乡带来更大的曝光”。

同样全力以赴的,还有荣昌的公职人员。事实上,当地此前已在着手培育本土网红主播,林江八天五城追逐“甲亢哥”的后半程,也有来自家乡的支援与助力。自从林江带火荣昌卤鹅以来,当地区委、区政府更是加班加点,制定了各种方案、策划。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提到,他们要主动接住这波流量,把游客“引进来”、把特产“卖出去”,让网络流量变成荣昌经济发展的增量,为荣昌的文旅产业和卤鹅产业助力。

个人出击

借钱出发最后一搏:“卤鹅哥”五擒“甲亢哥”

4月10日,“卤鹅哥”林江被授予“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和“荣昌美食全球推介使”称号,成为霸屏热搜的知名网红。而在半个多月前,他的直播间还乏人问津,门店经营不善,房贷逾期……

一切转机始于追逐“甲亢哥”这个念头。“甲亢哥”,网络id“IShowSpeed”,是坐拥千万粉丝的超级网红。今年3月,林江偶然刷到“甲亢哥”来中国的消息,便开始密切关注他的动向。尽管并不知道确切行程,也不会讲英语,还是坚定地踏上了“围追堵截”之路。

林江出生于1976年,今年49岁,是荣昌本地人。初中毕业之后,他随父母去了湖北,大学又回到重庆学建筑工程。因为不安于工地上的生活状态,后来尝试过几次实体创业,涉足七八个行业,无一不以失败告终。也许是认为自己还没有安身立命,他一直没有成家。近几年为照顾父母,林江选择回到老家发展,2023年开始经营自媒体,围绕当地生活和农村题材进行短视频创作、从事助农带货直播。为了“蹭流量”,还努力追逐全国性的网络热点,用有限的积蓄到处奔走。

他告诉南都记者,之所以要把心血倾注在自媒体赛道上,是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最后的出路”。即便他自认“没有才艺、不太适合做自媒体”,但还是一直在坚持学习、尝试改变。

“做久了之后,慢慢地就会有一些‘网感’,有一些让你很有自信的状态。我相信,现在是流量文化的时代,总有一天我会把它做起来,这个是坚定不移的。”

为了第一时间吸引眼球,林江置办了一件东北大花棉袄,不同场合都在穿;他研究以往的爆火案例,包括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哈尔滨冰雪节等文旅“爆款”,并曾向开封王婆、菏泽郭有才等网红取经,反思为什么其他人能火,自己不能。他还在“实战”中发现,为了吃到大的流量,“必须站在第一排”。为此,曾提前十几个小时占位,不吃不喝也不敢离开。

追逐“甲亢哥”,对他来说就像最后的奋力一搏。他是借钱自费出发的。启程之前,林江认真分析了“目标人物”的喜好,比如得知“甲亢哥”是C罗的粉丝,特意买了一件红色7号球衣。临行时,他还带上了一只家乡特产卤鹅。对于这一点,林江也是有过取舍的,最终认为荣昌卤鹅在川渝美食的基础上融合了湖广移民的口味,好吃不辣,很多人都能接受,而且便于携带。之后的故事,被网友概括为林江“五擒甲亢哥”,在他的回忆中也是几经波折,峰回路转。

成都站是一切的开始。3月31日,林江坐高铁抵达成都,花了一两个小时才找到“甲亢哥”的直播地点。“到了现场,整个是乌压压一片,全部是人。”林江硬着头皮挤了进去,“当时有个视频是从楼上拍下来的,就看见有个人穿着红大衣在(人群)里面蠕动,非常渺小”。终于,他找到一点空隙,“大概就是一只卤鹅那么宽”,刚好够他一手举着直播手机,另一只手将套着塑料袋的卤鹅极力塞了进去。“甲亢哥”接过了卤鹅,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说着就撕开一只鹅腿,啃了一口。这时,小个子林江感觉到,他被大块头保镖“拎”了进来,用“散装英语”跟“甲亢哥”交流了几句,又被一把薅了出去。

整个过程有十几秒钟,他在全球网友的注视下展示了重庆荣昌卤鹅,并亲耳听到了“甲亢哥”对家乡美食的赞誉。他记得,在回去的路上,“所有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首战告捷后,林江紧随“甲亢哥”回到重庆,再次近身“投喂”,接着又出现在香港、深圳和长沙,成为“甲亢哥”直播间中的“固定NPC”(游戏中的角色类型)。越来越多人记住了他,主动提供帮助,也有人开始嫉妒他。就连林江自己的直播间,弹幕中也充斥着“黑粉”的骂声,说他“阴魂不散”。“‘节奏’很大。有人说要找人拦截我,不准我上去。”林江向南都记者回忆道,“还有一个给我发消息说,如果你敢来xx(‘甲亢哥’中国行的其中一座城市),我就现场‘真实’你(网络用语,大意是线下针对)。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有点害怕”。他的内心也有过斗争,最后还是决定坚持。

对于“蹭流量”的指责,林江回应:“刚开始确实有这种想法,但是我没有马上开‘打赏’圈钱,我也没有自己的品牌。我蹭这个流量,最大的受益者是家乡,所以我觉得不丢人。”

家乡助力

提供更大规模支援与补给

4月4日是清明节放假第一天。在荣昌区公安局任职的陈柯宇点开手机直播,刷到了林江那一抹醒目的身影。这时,“甲亢哥”已经结束在重庆的行程奔赴香港,林江也连夜买票继续追随,但他在香港人生地不熟,语言交流不畅,不会坐地铁,又嫌打车太贵,正站在街头无所适从,神情落寞。没想到,“甲亢哥”一行突然戏剧性地现身,两人再次偶遇,直播效果爆棚。

学过市场营销的陈柯宇,本身就对这个努力宣传家乡的网红颇具好感,此刻直觉告诉他,如果抓住这次机会,林江真的可能“前所未有地带火荣昌”。但是仅凭他一个人太难,还是需要帮手。在“厚着脸皮”请示了荣昌区委书记之后,陈柯宇决定牺牲假期,先行前往深圳找林江汇合,以“粉丝”的名义助他一臂之力。

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陈柯宇说,他知道林江是没有签约MCN、没有团队的,否则自己也不会帮忙。两人在深圳华强北顺利汇合,自此,陈柯宇便成了“家乡后援团”的首位成员,为“卤鹅哥”的后续行程护航。行进到长沙站,更大规模的支援和补给到位,顿消燃眉之急。

“有时候运气很重要,但是坚持去做这个事情是最重要的。而且我觉得,江哥(林江)真的很聪明。”陈柯宇向南都记者举例,“比如他明明看到了‘甲亢哥’的位置,却不往里面冲,而是跟我说在‘甲亢哥’回来的必经之路上堵他,这样效果最好;第二,他很会‘整活’,在深圳的时候,他把音箱打开放歌,然后开始跳舞,通过这种办法吸引‘甲亢哥’或者团队的人来关注他;第三,他其实很会说话。”

如陈柯宇所料,“卤鹅哥”林江成功了。在深圳站的行程中,他与“甲亢哥”共乘一辆车,一起去看无人机表演,在长沙站不小心掉队时,还被“甲亢哥”惦记,询问“Where is uncle(大叔在哪儿)”。他执着而真诚的投喂,成了“甲亢哥”回顾中国之行时浓墨重彩的一笔。

密集的网络曝光,让荣昌卤鹅成为搜索热词。据统计,受“卤鹅哥”走红影响,当地卤鹅线上订单平均翻了一番以上,外地游客、各路媒体、网红大V不请自来,将手机镜头对准荣昌……把家乡和特产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卤鹅哥”竟然真的办到了。

“整个过程中,有几个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林江回忆,“第一个没想到的,就是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区委高书记打电话给我,关心我,鼓励我,而且还带来了这么强大的后援团。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在我结束投入投喂回到荣昌,走出高铁站时,家乡人民热情地接待我,为我送来鲜花和卤鹅。”他说,“我是去追星的,怎么这么多人来追我?怎么都举着牌子来欢迎我?然后全部都在拍照摄像,说我是英雄……当天晚上,高书记还请我吃了一顿火锅,让我坐他的车,送我回家。我几天没换衣服,身上真臭啊,自己都不想闻,他都不嫌弃!”

如今,“甲亢哥”和他的外国粉丝,亲切地把林江称作“Unc.”(uncle的昵称),觉得他真诚、温暖,邀请他到美国做客。很多国内网友对他的评价也从鄙夷转变为欣赏,称赞他“对家乡深沉的爱付诸行动”,“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南都记者在荣昌采访期间,遇见了很多熟悉、喜爱“卤鹅哥”的市民。一名景区客栈老板娘告诉南都记者,“卤鹅哥”在这次走红之前,就经常用段子和直播的方式宣传家乡,只不过当时他是孤零零一个人,没有这么多拥趸。她对“卤鹅哥”的印象是“人很好、很热情”,“感谢他给我们荣昌代言”。还有不少人专程从外地赶来,要跟“卤鹅哥”学习。一名河南小伙手捧中牟县特产大蒜一路追随,不时插空向林江介绍自己,期望录到两人同框的画面。

南都记者询问他追逐“卤鹅哥”的原因,小伙说,“因为我感觉我们很像,都是(推介)土特产”。他希望借助“卤鹅哥”的流量,让更多网友也能知道自己家乡的美食。

观察

“引进来,卖出去”转“网红流量”为经济发展增量

4月18日晚,林江开启了走红之后的首场公益直播。南都记者实时记录到,直播间销量热度一路冲上平台带货总榜前列、零食特产榜第一名。另据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公布的数据,此次直播吸引了500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成交订单约3万笔,总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如今的“卤鹅哥”,俨然成为荣昌的“宝贝”。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表态,领导干部不能天天坐在办公室、对民间自发力量无动于衷,不能让热心宣传家乡的好网红成为“负翁”。

林江回乡次日,当地就宣布为其报销五城路费,重奖10万元。当地多个部门迅速响应。4月14日,荣昌区市场监管局为林江担任法人的重庆荣昌江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营业执照,银行现场为该企业授信100万元。16日,林江的线下新店开业剪彩,店址就在荣昌区行政服务中心附近。同日,当地政府帮助林江联系的律师发布声明,对擅自使用其姓名、肖像、商标、品牌标识等侵权行为作出警告,保护“卤鹅哥”的知识产权。

荣昌区多位公职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荣昌一直很重视网红经济,此前就曾举办“运营主播特训营”“网红主播培训班”。去年3月6日,当地举行了“千年荣昌·我为家乡代言”网络文明沙龙活动,“卤鹅哥”(当时还叫“荣昌江哥”)也在受邀之列,并获颁“棠城好网红”荣誉。活动结束后,他在个人账号记录:“领导指示要培育引导网红达人,充分利用‘网红经济’,宣传‘千年荣昌’,让荣昌的农特产品走向全球……”

不过,当地网红达人的粉丝体量普遍不大,林江走红之前也是几万粉丝。荣昌区委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对南都记者感慨说:“一个地方要想培育一个网络达人、红人不是太容易,通过一个网络达人、红人来带动整个产业链,更是不敢想。‘卤鹅哥’的出现,让我们在培育本土网红这一块儿更有干劲,相信对其他的自媒体也是一种激励。”

此前,荣昌最出名的农特产是荣昌猪,当地尝试了很多办法营销推介,比如与年轻人喜爱的马拉松文化相结合,策划“猪拉松”。荣昌卤鹅出圈之后,定于今年5月11日举行的荣昌半程马拉松,已经火速被冠名为“卤鹅马拉松”,运动服和完赛奖牌也重新设计,突出卤鹅元素。除了大力宣传,推动荣昌卤鹅走向世界舞台,近日荣昌区还连续召开卤鹅产业发展相关会议,要将“卤鹅哥”爆火作为契机,以政府侧、社会侧、产业侧、企业侧“四侧”协同推进整个产业提质升级。

当地制定出台了《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2026年,计划培育龙头企业3家,发展规模以上企业5家,全区卤鹅产值超过10亿元,产业形态基本形成;构建“中央厨房+区域仓库+社区零售+电商销售”的销售体系,新增销售店铺目标1000家以上。

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当地也是摩拳擦掌。4月18日晚,在“卤鹅哥”的公益直播现场,高洪波向全国游客承诺,“五一”期间,荣昌公交免费、停车免费、景点免门票,还将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千年荣昌·2025年荣昌卤鹅非遗美食消费季”系列文旅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呈现荣昌卤鹅美食魅力。

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高洪波提到,他们要把游客“引进来”、把特产“卖出去”,力争让这波流量变成荣昌经济发展的增量,让“网红”变成“长红”。

“卤鹅哥”林江也在准备“升级”。他告诉南都记者,下一步,他要组建专业团队和直播矩阵,推介更多“荣昌好物”、展现荣昌的人文风情。此外,可能还会做一个自己的品牌,让各地粉丝吃上货真价实的荣昌卤鹅。

对“甲亢哥”发来的做客邀请,林江已经用行动作出回应。“我已经在办签证,期待不久之后在美国再会。”“我们中美两国的自媒体博主,彼此之间确实有一些契合、相通的东西,同时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碰撞,非常地自然、轻松、真实、友好。”他计划着,到时候带上更多家乡特产,可能也会发生更深入的交流。不仅通过美食和语言,还可以包括音乐、舞蹈……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发自重庆荣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