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节烟台市15万余市民出行祭亲人

2025-04-04 17:46:00

(采访视频)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晓鹏 杨晓琴 摄影报道)今天是清明节,上午记者在芝罘区殡仪馆和莱山区回龙山功德园看到,在交警和墓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人流、车流能够保持顺畅有序流转。小长假首日,全市23处殡仪服务机构共计迎来154758名市民祭亲人,市民们错峰祭扫,未见拥堵高峰。

今天上午7时许,记者在芝罘区殡仪馆入口处看到,清明节前来祭扫亲人的市民井然有序,车流并不拥堵。

“从上周末开始,市民们纷纷提前祭扫,一周以来每天来祭扫的人数都在几千人,非常平稳,有效地错开了高峰。”今日,芝罘区殡仪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馆里有7000余名市民前来祭扫,数量远远少于往年。清明节前夕,民政部门通过媒体呼吁市民错峰出行,确实有成效,分流了不少人群。据了解,得益于错峰祭扫的大力宣传,各大墓园清明节当天前来祭扫的人数基本保持平稳甚至略有下降。

“思亲莫让烟尘绕,鲜花一束慰先人”“祭奠亲人用鲜花,花香袅袅故人知”……在殡仪馆,文明祭祀的宣传条幅随处可见。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市民用鲜花表达思念之情:有的手持一枝白菊,有的手捧花束,有的拿着绢花或花圈……在殡仪馆入口处,不少摊主在售卖鲜花,用菊花搭配扶朗花,只要10元一束。摊主朱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买鲜花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多,今年清明节菊花价格比往年较低:3元一枝,花束则更优惠。”朱女士告诉记者,以往老年人比较喜欢购买仿真花,现在是老年人和年轻人大都会选择鲜花。

在骨灰堂前,前来祭扫的市民以家庭为单位,在供桌上放上亲人的照片,再献上菊花、水果等物品,静静地低头默哀,祭祀方式文明低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民纷纷采用鲜花祭祀先人等文明祭祀方式,低碳祭祀已成为常态。

在回龙山功德园,当天12000余位市民错峰祭祀,园区为家属们免费发放了菊花,引导大家文明祭祀,整个园区清新绿色。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今天下午3点,烟台市10个殡仪馆和13处经营性公墓的祭扫人数共有154758名市民在清明节祭祀亲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烟台市从2008年开始严禁烧纸,从多年禁烧效果看,大部分市民对禁烧令给予了肯定和支持,纷纷采用鲜花等文明祭祀方式,低碳祭祀已成为常态。民政部门一直提倡广大市民共同打造文明、绿色、和谐、平安清明。绿色生态祭扫,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随着移风易俗的不断深入,海葬、壁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和接受,文明殡葬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 王道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