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正式批复,同意新疆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成后将聚焦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
建成后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集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将对拟进入审查通道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备案管理,并将名单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预审合格的专利将直接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快速审查通道,大幅缩短专利审查周期,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可从平均16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缩短至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则缩短至5至7个工作日。中心还将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纠纷调解以及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等快速维权服务,借助技术调查官制度和专家库,为知识产权案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开展专利分析导航,支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
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全方位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级功能性平台,其落地新疆,标志着新疆知识产权保护进入全链条服务新阶段,对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完善“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意义重大,将推动地方产业和经济创新发展。
建成后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与克拉玛依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协同合作,发挥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优势,构筑全方位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营造优良的创新和营商环境,助力新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建成7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其中省域层面建设23家。(任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