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全国多地迎来高温,贵州中部的开阳县却凭借“22.5℃的清凉”与“99.91%富硒土壤”的生态优势,成为全国游客避暑康养的心仪之选。今年,开阳县以“硒养开阳·富硒山居”为核心,推动旅居产业从“避暑经济”迈向“四季康养”,旅居康养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盛夏时节,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绿意盎然,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民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长沙市民李明德正在旅居民宿院子里惬意休闲,像她这样的“候鸟式”旅居游客,已住满整个村落。
“我很多地方都去过,但自从来到这里后,就非常喜欢这里。这里青山绿水,空气特别好,气候特别好,到了这里人精神很好,所以我连续7年都到这里。”李明德说道。

三合村的“火热”,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开阳县是全国三大天然富硒区之一,土壤硒含量丰富,孕育出的富硒农产品健康又美味,成为吸引游客的天然招牌。同时,三合村夏季凉爽,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优良,成为天然康养胜地。
近年来,三合村深挖资源优势,创新采用“8+1+N”模式盘活闲置农房。“8”是房主获民宿纯收入八成;“1”为村集体收一成作管理费,用于公共设施维护;“N”则依游客对民宿的服务评分,给予房主3%至5%额外奖励。通过此模式,村里打造出一批特色康养民宿,塑造了“富硒山居·康养三合”旅居品牌,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村民陈朝萍告诉记者:“我们家一共有25个房间,可以接待50个客人,从4月份开始订房,房间都是住满的,客人一般会住到十月份左右。今年新增了民宿食堂,给我们增加了一定的收入。一年下来整体收入是20万元左右。相比以前,收入肯定改善了,生活上也改善了很多。”
2025年,三合村新增20栋特色康养民宿,18栋已完工。截至目前,盘活闲置农房37户,可提供300余个房间,一次性接待600余人,入住率达95%。预计全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百万元,户均增收5至8万元,村集体增收12万元。
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严明福表示:“接下来,三合村将深化‘农户+村集体+运营企业’合作,盘活闲置农房。配套方面,新建篮球场、优化绿化,增设适老化设施,定期举办篮球邀请赛活动。服务上,开展民宿管家专项培训,推行‘24小时健康管家’服务,打造‘富硒山居康养三合’的乡村康养旅居品牌。”

游客青睐、村民增收,离不开开阳县对旅居康养产业的精准布局。今年,开阳县依托1702米立体海拔,以“硒养开阳·富硒山居”为核心,创新“富硒山居、富硒山路、富硒山珍”三大业态矩阵,推动旅居产业从“避暑经济”迈向“四季康养”转化。截至目前,开阳县已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旅居343栋,累计可提供房间2934间、床位4418张。2025年已累计接待旅居游客1万余人,带动群众400余户,增收150余万元。

开阳县旅居专班负责人骆弟普表示:“下一步,全县的旅居产业发展方向主要围绕引客、留客和带来回头客上方面发力。做强富硒山居、富硒山珍和富硒山路三山富硒旅居品牌,围绕中医药加康养,打造双流镇三合村、南江乡龙广村、苗寨村三个中医药加康养示范村寨,做好旅居游客的服务。”


记者:黄雷 黄俊 张谦格(实)
编辑:邹婷钰
责编:谢 茜
审核:王 营
终审:谢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