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9日电 (林琬斯)8日晚,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生堂)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下称募集说明书)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77亿元,其中5.9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另外8849.05万元与2.90亿元分别用于到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就在不久前,广生堂才公告其直接持股81.08%的创新药子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者。9月1日晚,广生堂发布公告,公司创新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生中霖)拟以现金方式引入重要投资者,交易合计2.5亿元。该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创新药研发资金及营运资金,推动广生中霖发展和在研创新药研发进程。
2025年半年报显示,2015年上市以来,广生堂即明确向创新药企转型战略,全面启动肝脏健康和抗病毒领域的创新药研发。目前,广生堂的业务包括仿制药与创新药。
广生堂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陆续在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乙肝治疗等领域立项研发多个创新药(含联合治疗)。
此前,因旗下两款乙肝创新药GST-HG141与GST-HG131受到市场关注,广生堂成为了二级市场上的“明星股”,截至发稿,2025年年内股价大涨超200%。
7月10日,广生堂公告称,广生中霖的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因“经加快上市申请专家论证会议定,本品为新机制治疗药物,现有数据提示具有明显临床优势”,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广生堂公告称,GST-HG131是目前全球唯一完成II期临床的口服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抑制剂,可及性和患者依从性良好,拟用于慢性乙型肝炎(HBV)的治疗。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广生堂拥有GST-HG131化合物的全球自主知识产权。
GST-HG141是广生堂另一款乙肝创新药,其研发进展更快。
广生堂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GST-HG141已进入III期临床,于7月25日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给药,2024年12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另外,GST-HG131联合GST-HG141于4月获得II期临床试验批准,属于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体系支持的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重点创新药品种,今年3月被北京市药监局纳入“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将有效缩短临床审批周期。
7月11日开始,广生堂的股价逐渐走高,从7月11日的62.00元/股涨至8月19日盘中的188.93元/股,当天股价创下上市十年来股价最高。
不过,大量的研发开支正拖累广生堂业绩表现。2021年至2024年,广生堂连续四年录得亏损,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4607.63万元、1.32亿元、3.54亿元、2.0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广生堂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7083.78万元,四年半累计亏损8.03亿元。
9月8日晚,广生堂同时披露了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下称问询函回复公告)。针对业绩亏损,广生堂表示,公司研发投入较大是主要原因。
问询函回复公告显示,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广生堂研发相关因素影响净利润分别为1.85亿元、1.53亿元、6194.56万元和2360.72万元,主要用于创新药研发,是导致连续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广生堂表示,受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持续影响,公司抗乙肝病毒药物收入持续下降。
广生堂解释,肝胆疾病药物中抗乙肝病毒药物为公司主要产品。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抗乙肝病毒药物实现的收入分别为1.55元、1.22亿元、1.06亿元、5884.54万元,逐年下降,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20%、28.79%、24.00%、28.17%。
“公司抗乙肝病毒药物进入集采带量采购目录,其集采中标产品在集采模式下药品销售量同比逐年增加,但药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幅度大于销量上升幅度,导致抗乙肝病毒药物报告期内的收入、收入占比及毛利额均呈现下降趋势。”广生堂表示。
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广生堂股价跌5.99%,报106.61元/股。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广生堂股价涨幅225.44%,近250日涨幅477.03%。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林琬斯:linwans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罗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