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2024年,上海家化的“成绩单”不算理想。根据上海家化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2024年,其营收达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亏损了8亿元。这也是上海家化自2002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上海家化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提升线上渠道运营能力,希望线上业务收入占比能够持续提升。
主动实施战略调整举措
根据财报,2024年,上海家化净利润同比减少了266.6%。上海家化表示,公司主动实施战略调整举措,对当期收入、利润产生较大程度负面影响。调整举措包括:百货渠道主动降低社会库存及闭店使得开票收入减少;线上经销商代理模式转自营模式形成退货、线下销售部架构调整等,使得2024年全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降幅。
上述对上海家化收入、利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举措多是线下举措。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上海家化迎来了继谢文坚、张东方、潘秋生之后第四任董事长林小海。此后,上海家化一直强调要提升线上渠道占比。此前,林小海公开表示:“上海家化聚焦在传统的线下,我们要发展新兴的电商,夯实传统的平台电商。”
财报显示,2024年,上海家化的线上业务占比仍未过半,珀莱雅的线上业务占比超过95%,上美股份的线上业务占比超过90%。
上海家化方面认为,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开始推行“聚焦核心品牌、聚焦品牌建设、聚焦线上、聚焦效率”四大聚焦举措。在“聚焦线上”方面,2025年一季度,公司线上业务收入实现了同比10.4%的增长。2024年“双11”期间,公司全品牌线上GMV(商品成交总额)同比增长约17%,线上运营能力基本上已经形成。
同时,上海家化还表示,公司认为今年“6·18”是关键一战,几个核心品牌有机会实现高两位数的GMV增长。
对于企业来说,要提升线上业务占比,被卷入电商渠道激烈的“价格战”,以及投入越来越高的线上营销投放费用是逃不开的难题。根据上海家化公布的2025年一季报,美妆板块产品均价为16.38元/支,同比下降65.42%,个护与创新业务的产品均价也分别下滑13.40%、31.19%。
收入下滑趋势仍待扭转
在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布当日,上海家化也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该季度,上海家化实现营收17.04亿元,同比下滑10.59%;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下降15.25%。对于上海家化来说,2025年一季度虽然实现了盈利,但是营收、净利润均在下降。
随后,上海家化又公布,将用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来投资理财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期限不超过12个月。资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国债逆回购、金融机构低风险理财产品等。
此前,曾有上市公司投入超45亿元布局投资,累计亏损达22亿元,引发外界关注。也有投资者在论坛发文称,上海家化理财占总资产的比重已经超过20%,应该列出明细。
上海家化表示,投资理财项目的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为兼顾风险较低与提高资金收益率的需求,公司每年都会投资一定金额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
另外,在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中,上海家化也提出,前期投资收购的婴童护理产品及母婴喂养产品业务出现亏损,公司进行了6.13亿元的商誉减值,对业绩也造成了较大冲击。
根据财报,上海家化负债率并不高,现金储备也优于同类型企业,后续投资理财成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上海家化称,2025年是品牌元年和转折年,公司希望扭转过去几年收入下滑的趋势。在短期内,更看重营收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对于公司来说,未来2至3年,要求重点品牌盈利水平有明显提升;用3至5年时间,要求所有品牌在自己的细分赛道进入行业前三水平,利润率达到标杆水平,若进入不了细分赛道前三名,会对品牌和品类进行优化。长期目标是公司业绩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