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强“外脑”蔡强开启职业生涯新阶段。
4月7日晚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蔡强已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决策及ESG委员会委员职务。蔡强的辞任自4月6日起生效。记者注意到,英国保诚集团近日宣布,将委任蔡强为区域执行总裁,负责马来西亚、印尼及越南市场和代理人销售事务。该委任于4月7日生效。

曾是太保转型“舵手”,辞职未获致谢
公开资料显示,蔡强出生于1967年7月,是一名保险“老将”。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大,随后远渡重洋,进入法国安盛保险集团(美国公司),从个险营销员一路做到地区总监。2003年,蔡强出任法国安盛保险集团(香港公司)个险总经理,2007年升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
2009年,蔡强加入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友邦保险”)担任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友邦保险在中国市场的寿险业务。在任期间,蔡强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积极推动友邦中国渠道转型,五年时间内带领友邦中国的新业务价值增长了三倍,成为友邦中国营销员体系改革的功臣。
2021年4月,蔡强获聘为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首席执行官),聘期三年,成为中国太保寿险成立以来引进的首位“外脑”。当时国内寿险行业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代理渠道“人海”战术弊端显现,行业面临新保业务负增长难题。蔡强掌舵当年,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中国太保寿险推出五年“长航行动”计划,率先主动开启全面深化转型。
蔡强曾公开表示,长航转型核心策略主要涵盖五个方面:一是职业营销;二是价值银保;三是产服体系;四是公司治理、风控与投资;五是文化与领导力的改变。而长航转型核心在于从“人海红利”驱动转向“人才红利”驱动。这与友邦中国的转型策略不谋而合。
在“长航行动”指引下,中国太保寿险开始打造“三化五最”的代理人队伍,四年间优化了53.9万人。2020年至2023年,中国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分别为74.9万人、52.5万人、27.9万人、21万人。
2024年4月,蔡强到期离任。2024年9月起,蔡强正式出任中国太保非执行董事。2025年4月7日晚,中国太保发布“董事蔡强辞任”的公告。记者留意到,公告中,中国太保董事会并未对蔡强所作的贡献致谢。而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Anil Wadhwani则对蔡强的加入表示欢迎:“我们聘请了一位真正的行业专家。”
长航转型成效明显,营销队伍产能连续四年增长
记者观察发现,在中国太保寿险三年的时间里,蔡强作为“长航行动”的主要统领人和操刀者,着力打造队伍升级、赛道布局、服务增值、数字赋能四大战略内核,为中国太保寿险的转型作出了贡献。在他的主导下,中国太保寿险核心人力产能与收入均有所提升。年报显示:2021年,中国太保寿险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4638元,同比增长42.3%;2022年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6844元,同比提升47.6%;2023年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1.28万元,同比提升51.8%;2024年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1.67万元,同比增长30.4%。
此外,“长航行动”对中国太保寿险价值指标有明显推动作用,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太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在行业内率先转正。
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太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109.62亿元,同比增长19.1%,经济假设及评估方法调整前同比增长30.8%;新业务价值率13.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太保寿险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达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经济假设调整前,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7.7%,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8.6个百分点。
对于新业务价值的较快增长,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李劲松表示:“主要还是深化2+N的渠道模式升级,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他还透露称:新一届寿险的管理层非常重视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在目标设定方面,规划以三大价值为导向,确定了客户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大价值目标,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带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增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