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这样说夏天的: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少了蝉鸣,夏天就少了灵魂。是热闹的蝉鸣唤醒了炙热的夏天。蝉鸣声声入耳,初听,会觉得吵闹不已,甚至在想,谁能绑架走树上的蝉,还我一个清净的夏日。
可别急,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这夏日独有的旋律。你会发现,每一声蝉鸣都是大自然的乐章,每一声都在述说着不同的某个故事。
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为17年。多年的蛰伏休眠,才换来一朝破土的成长蜕变。这样它们也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努力向上攀爬,只饮甘露,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在尽情地为大地歌唱。
于是,在古代文人笔下,蝉便成了高洁的象征。唐朝文坛借蝉言志的诗篇,举不胜数。其中有三首被后人称为:“咏蝉”三绝。
第一首,虞世南笔下的“蝉”——高风亮节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短诗是唐代咏蝉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隋朝时,隋炀帝也十分欣赏虞世南的才华,但是虞世南个性耿直,七品官当了十年,也没能得到升迁,和隋炀帝的重用。
朝代更迭,在乱世中他仍然坚持正道。一直葆有高洁的品格,直言敢谏,深得唐太宗信任和赞赏。唐太宗曾屡次称赞虞世南的“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义,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唐太宗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其中就有虞世南。得到唐太宗赞赏和倚重的虞世南,仕途顺遂,成就斐然。但他没有居高自傲,反而写下《蝉》来自勉。
古人认为蝉栖于树枝,不食人间烟火,只饮露水,生性高洁,故说“饮清露”。“垂緌饮清露”,将那种“贵”与“清”统一于人格化的蝉中。“流响出疏桐”,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蝉声的传播之远。
这两句,表达了虞世南对自身为官做人的追求,哪怕身居高位,也要做到清廉,不见风使舵、不阿谀奉承,不与污垢为伍。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强调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引出诗人想要表达的一个真理:立身于世,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坚守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正像三国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世”。
虞世南的《蝉》强调了人格的内在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也强调了人格的力量,从侧面告诫人们:做官做人都不要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第二首,骆宾王笔下的“蝉”——身陷囹圄
《在狱咏蝉》
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天才儿童,7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脍炙人口、老少皆知的《咏鹅》。
年少成名,一身侠骨的骆宾王,爱管闲事,打抱不平。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时任侍御史。因为看不惯武则天干涉朝政,就直接上书讽刺,得罪了武后,遭人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
骆宾王在狱中写下了这首《在狱咏蝉》。诗的前四句写到,诗人在狱中,听着外面的蝉声高唱,触耳惊心,不禁勾起了诗人的客思乡愁,和无限感慨。看似写蝉,实则是在感叹自己在牢狱中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看到两鬓乌黑的秋蝉,高声鸣叫,两两相照,不禁暗自伤怀。回忆起曾经的不羁少年,如今仍然一事无成,甚至还被冤入狱,好不悲凉。
“白头吟”是汉乐府曲名。相传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诗人在这里巧用这个典故,控诉执政者辜负了自己的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接着五六句中用“露重”、“风多”比喻仕途环境的险恶压力;“飞难进”比喻自己政治上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自己言论上的压制。这两句,表面上看是在说蝉的艰难处境,实际句句都是在说自己。
最后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再次将蝉与诗人融为一体。秋蝉高居树上,风餐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通过这句诗,诗人自喻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世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自己被栽赃陷害的辩白。
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
这首诗作于囹圄之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感情充沛,比喻确切,用典自然,一语双关,把自己的处境和心声寄托在鸣蝉上,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第三首,李商隐笔下的“蝉”——物我相融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晚唐诗人李商隐,一直陷在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两边不讨好,职场上深受排挤,两度入官秘书省,但始终未被重用。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李商隐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此诗前两句,先通过描写蝉的境遇,来讲述自身的遭遇。蝉栖身高树,餐风饮露,自然也就时常挨饿。它在树上的哀鸣不能摆脱清贫,只是徒劳。
以此来引出,诗人为人清高,生活清贫,向曾经的好友令狐绹等人求助,最终还是徒劳,并没有能摆脱“难饱”的生活困境。
蝉的鸣声持续到了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伤心憔悴,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无情。
第四五句,一个大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我官职卑下,像水中的木头一样到处漂流,家乡田园里的杂草连成一片了,还是蝉的鸣叫最能让我警醒,因为我也一样家贫如洗,想要归家。
可转头一想故园荒芜,早已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进亦难,退亦难!
最后两句,将自己与蝉的相似性直接说出来,直接点题,表明自己咏蝉的用意。
诗人一生,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但坚持自己,孤高的人生理想,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他一直生活贫苦,仕途也屡屡受挫。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将自己的信仰坚持下去,就像这首《蝉》中流露出的感情一样,虽有淡淡的牢骚哀怨,亦有一颗坚强的心。
只要内心勇敢无畏,面对任何困难都可以化解,这是信仰的力量。
朱彝尊把这首咏蝉诗誉为“咏物最上乘”。
这三首诗是唐代托蝉寄意的佳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遇、气质的不同,虽然同样运用了比兴手法,却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构成了极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唐代文坛“咏蝉”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