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9 11:25:0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6月28日,“唱响大美三部曲”暨《大美中国》《大美山东》《大美泉城》首创歌曲发布会在济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大众音像出版社和亚洲爱乐乐团联合出品,通过音乐艺术展现国家、省、市三级地域的文化魅力,传递新时代中国精神。“大美三部曲”唱响时代强音,“大美三部曲”由著名军旅书
2025-05-02 19:30:00
(30日)下午,鲁迅文化基金会发布讣告:鲁迅先生儿媳、周海婴之妻、鲁迅文化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马新云女士,于2025年4月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4岁。马新云女士毕生投身教育与文化传承事业,生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以渊博学识与无私爱心培育无数英才。在文化领域,她作为鲁迅文
2025-04-08 09:58:00
春风和煦又一年,4月8日,万众瞩目的2025世界牡丹大会、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以下简称2025菏泽牡丹节会)即将开幕。千年花事里的文化解码菏泽牡丹,承载千年历史风华。从隋代的萌芽初绽,历经唐宋的蓬勃发展,到明清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如今拥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308个品种,是菏泽当之无
2025-04-19 16:53:00
央视网消息:乡村是中华文明的 “活态博物馆”。系列报道《乡村四月春正好》捕捉乡村活力,沉浸式展现春日乡村的中国魅力。第一集,一起到杭州市百丈镇溪口村。这里的油菜花海与乡村博物馆相映成趣,十座博物馆打造“村博+”文化IP,通过“博物馆+体验+生活”的模式,让古老技艺走出展柜,融入乡村生活。走进杭州市溪
2025-05-20 16:11:00
中国和沙特友好往来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阵阵驼铃声将古丝绸之路两端的中沙两国联系在一起,陶瓷、香料、丝绸等商品贸易就此展开。700年前,中国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到达麦加,他所著的《岛夷志略》成为中国了解古代沙特的重要文献。600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云南人郑和多次远航抵达吉达、麦地那等地,
2025-04-29 07:14:00
近年来,西宁市湟源县锚定“湟水上游生态强县”目标,统筹推进文脉传承与旅游升级,为高原县域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实践范式。湟源县以“渐进式、微更新”夯实文化品牌根基。立足古城保护,编制专项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完成多项微更新工程,新增公共文化空间。修缮历史建筑,植入非遗工坊等功能,实施地下综合管廊
2025-04-03 18:15:00
Transparency说“姥爷”,“姥爷”就到。4月3日,为深圳地铁10号线写站名的山西“姥爷”王朝珠在家人陪伴下,开启了他的首次深圳之旅,引发强烈关注。说起这场跨越近2000公里的“奔现”,源于大学生小张在社交平台上发起的一个请求,希望有人帮忙拍摄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的照片,因为“站名是姥爷写的
2025-06-13 07:11:00
根治校园餐饮浪费顽疾,需教育启智、管理创新、文化滋养三重联动,共同构筑坚固防线从实现按需供餐,到压缩成本,再到加强现场和后厨管理……不少学校在减少食物浪费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人民日报》记者日前探访山东、湖北和重庆三地,就当地学校如何精算成本、节约食物、减少浪费展开调查。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正推进制止
2025-05-16 19:30:00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记事儿——写给城市的一封情书”纪实摄影作品展,5月16日在南肖墙关帝庙开展,唤醒太原人的文化记忆,留住城市印记。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关帝庙博物馆、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承办。城市,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
2025-04-15 07:01:00
本报讯 通讯员林娜 马洪波 记者韩宇报道 4月10日傍晚6时,备受期待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群星大课堂”2025年延时晚班(市民夜校)在锦州正式启幕。当晚,近200名文艺爱好者齐聚美育课堂,以新颖多元的形式开启锦州文艺“夜生活”新篇章。作为锦州市群众艺术馆连续九年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