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规模化浪潮下的生猪产业:技术鸿沟与防疫成本夹缝求生!该如何前行?

2025-04-02 08:52:00

来源:养猪网

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生猪产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作为世界第一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生猪出栏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2023年出栏量达7.27亿头,占全球总量55%以上。然而,在这亮眼成绩背后,产业转型的阵痛与挑战日益凸显。

产业现状:规模化浪潮与成本压力并存

近年来,生猪养殖规模化率突破60%,大型集团企业凭借资金、技术优势加速扩张。牧原、温氏等头部企业通过一体化养殖模式,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屠宰加工等环节无缝衔接,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智能化养殖技术快速普及,部分规模场已实现自动投喂、环境监控、疾病预警等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但中小养殖户仍面临技术升级成本高、专业人才匮乏等难题,产业“哑铃型”结构特征明显。与此同时,虽然目前生猪市场价已走出困境,但成本端的压力也愈发突出:饲料成本占比超60%,玉米、豆粕价格波动直接冲击养殖效益,叠加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养殖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双重挤压下,中小养殖户如何为继?

核心挑战:非洲猪瘟阴霾下的产业突围

东欧国家曾因非洲猪瘟损失数亿美元,中国作为养殖大国,疫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为严重。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疫情导致国内生猪产能锐减,中小养殖户大量退出,部分规模场也损失惨重。

防疫成本大幅攀升,生物安全投入成为刚性支出,活猪跨省禁运常态化。更严峻的是,非洲猪瘟病毒复杂多变,疫苗研发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疫情倒逼产业链整合,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全产业链。而中小养殖户因防疫能力不足,往往成为疫情重灾区,部分养殖户因此负债累累甚至破产。中小养殖户除了通过合作代养、托管等方式寻求生存空间,还能怎么做?

市场机遇:消费升级与政策红利双驱动

尽管挑战重重,但产业机遇同样显著。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优质猪肉需求持续增长,品牌化、差异化产品溢价空间提升。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减,养殖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缓解资金压力,同时鼓励绿色养殖、种猪改良等技术突破。此外,国际市场对猪肉品质标准提升,倒逼产业链向标准化、可追溯方向升级。

破局之道:好成绩大会赋能产业未来

面对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养猪网将于6月16 - 17日召开“中国猪业好成绩大会”。作为行业高端交流平台,大会聚焦“提质增效、降本增效”核心命题,汇聚政府主管部门、头部企业、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精英,共探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前沿洞察:解读政策风向、市场趋势,把脉产业未来

· 技术赋能:展示智能化养殖、疾病防控、粪污处理等领域创新成果

· 资源对接: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技术转化与商业落地

· 标杆引领:评选“育种先锋”“健康标杆”等产业榜样,树立行业新标杆

结语:

中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唯有凝聚共识、协同创新,方能破解发展难题。2025“中国猪业好成绩大会”,诚邀产业链同仁共聚一堂,以智慧碰撞火花,以合作创造价值,共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