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最佳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
作为一家致力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银行,厦门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涵盖了内部政策、制度完善及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有效赋能绿色金融发展。
凭借完善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清晰明确的绿色金融工作分工、锐意进取的绿色金融举措,厦门银行在2024年7月的“‘铁马’中小银行评选”中,获得“最佳绿色金融中小银行”奖,得到市场认可。

一、构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保障
厦门银行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发展战略,不断推动金融资源优先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泛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领域配置。
在顶层设计上,该行在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委员会,牵头制定《2024-2026年可持续发展(ESG)战略规划》,明确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在经营层,该行通过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总行绿色金融部及分行联络员体系,实现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工作权责分明、分工协作、责任压实。此外,厦门银行遵照监管要求并参照同业绿色金融的良好实践制定了《绿色金融工作方案》,指导各级分支机构在总行政策制度的指引和约束下稳健有序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二、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绿色信贷活力
厦门银行在年度授信政策中明确将绿色信贷列为优先支持领域,并制定目标客群清单,鼓励分支机构为绿色信贷优先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根据《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细分行业为“重点支持类”和“适度支持类”,优先配置信贷资源至科技属性高、环境效益优的绿色产业。同时,通过调减绿色信贷的经济资本占用考核、简化审批流程、强化绩效考核等举措,激发分支机构投放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全面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
截至2024年6月末,厦门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达92.08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口径),绿色信贷余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近三年绿色信贷复合增长率为57.30%,有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三、完善环境信息披露,量化绿色成效
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标准、信息披露、产品和市场、激励约束政策、国际合作)之一,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年,厦门银行在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和厦门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指导下,发布《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量化自身运营及信贷活动的环境影响。数据显示,厦门银行运营层面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289.4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度下降4.79%。此外,还较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碳排放、流动资金贷款碳排放及绿色项目环境效益测算范围,有效完善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内容,为区域低碳转型提供数据支持。未来,厦门银行将持续优化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内容,为厦门市乃至福建全省的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总的来看,厦门银行通过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和制度保障,推动绿色金融行稳致远,实现近三年绿色信贷复合增长率达57.30%,并荣获市场奖项认可。未来,该行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