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果正当鲜,各大生鲜电商平台开启了新一轮“水果大战”,人们发现,从100多元一斤到9.9元一盒,蓝莓等一些曾经价格高昂的进口水果正呈现国产化趋势,不仅味道更好,价格也越来越亲民。近年来,通过培育优良品种以及运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手段,越来越多的“洋水果”实现了国产化。在生鲜平台这一“伯乐”的护航下,物美价优的国产水果加速充盈消费者的“果篮子”,给予人们更多美味选择。
国产蓝莓占领市场
在进口水果国产化的浪潮中,云南蓝莓是一个典型代表。多地消费者发现,今年的蓝莓不仅比以往便宜,而且更甜、更好吃了。从各渠道端来看,国产蓝莓已逐渐占领了市场。
在河南郑州的水果零售店,一盒125克的蓝莓售价多为9.9元至十几元不等,最便宜的仅售两盒10元。正在店内选购水果的消费者杨女士说,今年蓝莓确实便宜,口感变化也很大,吃起来脆甜,不像往年买到的那样绵软。
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商户张要刚介绍,蓝莓是他的主营产品之一,在前些年,市场上售卖的还多是从秘鲁、智利等国进口的蓝莓,售卖周期大致为11月到来年2月。但近两年,国产蓝莓已成为市场主流,并且供应期延长到了5月。
在叮咚买菜上,蓝莓产品分别来自叮咚买菜自有品牌“啵啵脆”以及“Driscoll's”,产地都是云南。在盒马上,“Driscoll's”“佳沃”和盒马自有品牌的蓝莓产地也都是云南。
叮咚买菜水果事业部商品开发总监杨有恒介绍,为了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国产蓝莓基本已经可以做到全年供应,“从占比来看,国产占比越来越高,这也得益于国内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提升了供给量。”据叮咚买菜数据,“啵啵脆”牌蓝莓的整体销量从2023年的41万杯,增长到2024年的145万杯,整体销量增长迅速。
蓝莓价格下降就得益于质优价廉的国产蓝莓的崛起。蓝莓原产于北美,近年来很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国产蓝莓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央视网数据显示,2020年国产蓝莓的总产量就已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截至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143.82万亩,比2020年增加44.38%;2024年全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比2020年增加197%。产量的增加让蓝莓价格直接被“打了下来”。其中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云南蓝莓品质尤其高。一零售水果店的店员何先生介绍,云南的蓝莓个头大、口感好,今年的高品质蓝莓基本为“云南产”。
不仅是蓝莓,草莓、车厘子、阳光玫瑰等水果的价格降低也与国内产区增多、产量提升有关系。陈氏阳光董事长陈雪梅说,近年来,车厘子、阳光玫瑰等曾以进口为主的水果,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都开始推广种植,市场中国产水果的占比逐渐提高,消费者们也能以更实惠的价格吃到更优质的水果。
一流国产水果值得期待
“我们培育的‘明5-5’,是全世界最甜的大樱桃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课题组组长李明自豪地说。“明5-5”樱桃果实硕大,成熟后直径可超过32毫米,宛如一颗颗红色的乒乓球;其果肉硬脆,与常见的布鲁克斯、美早等进口车厘子相比毫不逊色,其糖酸比高达40∶1,在目前全球市场上能买到的大樱桃品种中甜度排名数一数二。
这么好的大樱桃,消费者怎么不知道?李明微笑着解释:“别急,这个品种已经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认证,并召开了现场观摩会。不过,现在它只在河南新乡、陕西渭南等地进行小面积种植。”随着种植面积扩大,“明5-5”樱桃在几年后大量上市时,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樱桃,国产水果还有好消息传来——突尼斯软籽石榴新品种“天使红”也问世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鲁振华介绍,“天使红”软籽石榴适应国内种植环境,着色好、果实大、甜酸适中、籽粒比突尼斯软籽石榴还软,成熟时就像一个个紫红的小灯笼挂在枝头。“经过授权推广,国内目前已有六七万亩的种植面积。”鲁振华介绍,再过一两年,“天使红”软籽石榴就能大量上市。
“海南近年来已引进国外同纬度热带果蔬材料近2000份,成功培育并优化了包括榴莲在内的多种热带水果品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徐立介绍,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2℃至27℃之间,拥有丰富的降水和充足的阳光资源,非常适合热带水果的生长,为提升热带水果产业的质量和竞争力,海南省设立了海南省优稀水果产业技术体系,目前纳入体系的水果品种有榴莲、红毛丹、菠萝蜜(含榴莲蜜)、柑橘、菠萝、火龙果和西番莲等。截至2023年,这些水果在海南的种植面积达118.2万亩,年产值158.9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科研院所与企业密切合作,研发推广了大量新品种,改进了传统品种。如原产于东北的软枣猕猴桃,个头虽小却甜软多汁、光滑无毛,可以带皮直接吃;国产樱桃李结合了樱桃的甜和李子的脆,上市以来一直供不应求;还有瑞雪、红琇、维纳斯等新品苹果,分别呈现绿色、红色和黄色,满足了消费者“吃点儿不一样的”需求。更有鸡蛋果、仙人掌果、泡泡果、云南鲜夏威夷果、新疆鲜枸杞等特色水果即将上市,值得期待。
转化之路正在加速
拥有优良品种,仅仅是培育好水果的起点。从试验田中的一粒种子,到成为能够稳定供应市场的商品,每一种水果都需历经多年磨砺。国产水果相关企业往往习惯埋头干活,对产品的推广销售缺少系统规划,造成好水果缺少识货人的情形。随着多家致力于提升生活品质的生鲜平台崛起,高品质的国产水果终于迎来了“伯乐”。近年来,生鲜电商平台都在试图通过加码供应链构建商品优势,这些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水果市场大盘带来了影响。
叮咚买菜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建立了“招牌果”体系。据介绍,叮咚买菜App上已经集结了很多种小众的、新颖的或者经过口感改良的水果,比如奶油芭乐、沙丽红玉小西瓜、阳山水蜜桃、海沙蜜瓜等。“一个月有12—14种,每个月都不一样。”工作人员介绍。
电商平台还充当了“运输队”,帮助国产水果走南闯北。以往,一些地域性小众水果由于产期短、易损耗等原因,难以进行长距离运输。得益于电商平台遍布全国的生鲜物流网络,一些小众水果成功打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市场。
2022年11月,首个牛油果“盒马村”在云南孟连揭牌,这标志着国产即食牛油果供应链的正式打通。据悉,相比智利、墨西哥、秘鲁等国家的牛油果,孟连牛油果从采摘到上架的整个过程不超过5天。盒马全国水果采销总监陈杨辉介绍,过去几年,盒马先后在新疆、云南、陕西等地成立了多个“盒马村”。通过为基地提供稳定的订单和物流保障,帮助一些原本“洋气”的水果扎根本土,与进口品种分庭抗礼。2023年,为了帮助国产牛油果进行推广,盒马还开发出牛油果铜锣烧、牛油果酸奶等产品。结合国人的饮食习惯,“洋水果”越发本土化,赢得消费者喜爱。
在效率至关重要的生鲜行业,生鲜电商平台与产地的直接合作,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产水果的市场竞争力。“我们愿意与产地端合作,是因为我们希望将链路做得越短越好。”杨有恒表示,在传统的链路中,双方更多是通过中间商进行合作,但与中间商合作会产生数据没有打通的问题,“(因为)他们可能更多是在产地端备货,然后等你需求、等你订单”。
杨有恒透露,当平台直接与产地进行合作之后,生产端数据和需求端的数据可以密切拉通。他进一步解 释:“我要采多少货,需求端的需求是多少,都可以精准匹配。用中间商,这个链路就比较弱了,可能更多是早备货,等平台的订单给到再送货。”
在当前的产地端,农业早已不再“传统”。新橙果生态农业总经理陈龙介绍,其团队成员平均年龄28岁, 来自全国各农业大学。“大家来这里不是挥锄头、扛铁锹的,大家是用计算机在工作的,是用系统在工作的。”陈龙说。
相对良性的市场竞争正在给国内的水果产业与市场带来新的生机。在多方势力的加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之下,长期来看,更多国产水果将以自己的实力赢得更大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