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冉景丞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茂兰保护区幽深湿润的原始林下,在苔藓与枯枝落叶覆盖的岩石缝隙,生长着一种姿态谦卑却蕴藏无尽华彩的兰科植物——金线莲。它没有硕大的花朵,也无高大的植株,甚至连人们热衷的香味都没有,但当地人都知道,它引人注目的是那叶片上金色的纹路,还有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药用效果。

一次我陪同军区的领导在森林里考察,他突然俯身贴近潮湿的林地,目光被一片不过掌心大小的叶子牢牢攫住。那是一株开有一串小花的金线莲,叶片呈卵圆形,质地肥厚而多汁,表面有一层非常细柔的绒毛,摸上去带着一种天鹅绒般的柔润质感。叶缘平直,叶色墨绿中带有紫褐色,叶面上布满了网络状的金色叶脉,熠熠生辉,流光溢彩,是一件实实在在的“金缕玉衣”。除花葶直立外,紫褐色肥厚的肉质茎近乎匍匐,贴着腐叶和石面蜿蜒潜行。茎节处有几条细根,有些已经着生于土壤,有些还像气生根一样游离在空气中。由5朵小花形成总状花序,花序轴淡红色,和花序梗均被柔毛,小花苞片淡红色,卵状披针形,小花白色,形状有些怪异,花瓣质地薄,近镰刀状,唇瓣呈Y字形,基部具圆锥状距,前部扩大并2裂,中部两侧各具6-8条流苏状细裂条上举指向唇瓣,与其说是花,不如说更像是蜡蝉一类的昆虫。

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围在这株小草旁或手机或相机照起相来,都为大自然中这神奇的小草称奇。
其实金线莲在南方几个省区的森林里并不少见,特别是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森林中,只要细心去找,一般都能够发现。只是城里的人们平时不怎么注意这些小草,关注更多的是高大的树木或浓郁的花香。那么问题来了,金线莲的生存对环境要求高吗?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在生长过程中,金线莲的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极其紧密的菌根共生关系。这些看不见的微小盟友,如同地下的“贸易网络”,以其强大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将土壤中金线莲难以直接获取的养分,尤其是磷元素,高效转化并输送给它;而金线莲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分“回馈”真菌。这种唇齿相依的合作,是它在营养相对贫瘠的林下环境中得以繁茂的核心秘密。离开这些特定的真菌伙伴,金线莲的生命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寸步难行。

这种对光照、湿度、温度、土壤成分、空气洁净度以及共生微生物的极端依赖,使得金线莲成为了生态环境最灵敏的“指示剂”。一片蓬勃生长的野生金线莲群落,如同一面无声的旗帜,宣告着此地拥有:纯净的空气、未受污染的水源、稳定的森林小气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健康的土壤微生物系统,充分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栖息地若遭受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空气污染、过度采集等任何破坏,都可能给其带来灭顶之灾。
当地的药农都知道金线莲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被历代医家尊为“药王”、“金草”、“神药”等。
中医认为,金线莲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归肺、肝、肾、膀胱经。具有“清中有补,凉而不峻”的独特禀赋:其寒凉之性对于肝火亢盛导致的目赤肿痛、急躁易怒、胁肋胀痛;肺热壅盛引发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黄痰。尤其对小儿高热惊风是奇效良药,其清肝泻火、定惊安神的功效也备受推崇。有意思的是,在强力清热的同时,金线莲并非一味攻伐。它能滋养肝肾阴液,缓解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能调和气血,改善倦怠乏力;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被民间誉为“清补圣品”。这种清火不伤正,祛邪兼扶正的特性,在中药宝库中极为难得,是其药王地位的重要基石。
现代药理学研究从金线莲中分离鉴定出多种独特而珍贵的活性成分:如标志性的金线莲苷、丰富的多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甾醇类等。这些成分协同作用,科学验证了其保肝护肝、降血糖、调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抗炎、镇痛、抗肿瘤以及增强免疫等多方面的卓越药理活性。

金线莲那流淌着金光的叶脉,早已超越了植物学的范畴,深深嵌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东南沿海及台湾地区的民俗血脉中,成为寓意深远的文化符号。据说在闽台、岭南、浙南等地,一碗清澈透亮、微甘回味的金线莲炖汤(常与土鸡、排骨、鸽子、水鸭同炖)或一杯清香宜人的金线莲茶,是深入骨髓的养生智慧。
药用价值高
中医认为,金线莲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归肺、肝、肾、膀胱经。具有“清中有补,凉而不峻”的独特禀赋:其寒凉之性对于肝火亢盛导致的目赤肿痛、急躁易怒、胁肋胀痛;肺热壅盛引发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黄痰。
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极其精密的菌根共生关系
金线莲的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极其精密的菌根共生关系。这些看不见的微小盟友,如同地下的“贸易网络”,以其强大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将土壤中金线莲难以直接获取的养分,尤其是磷元素,高效转化并输送给它;而金线莲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分“回馈”真菌。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金线莲绝非随遇而安的“杂草”,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还是有其自己的选择,一般只钟情于原始或保存完好的次生阔叶林深处。在浓荫蔽日的森林中,各种参差生长的林木形成了天然的“绿伞”,滤去灼热的直射阳光,只留下斑驳陆离、温柔如水的散射光。森林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使林中空气湿润,常与缥缈的云雾相伴。经年累月的落叶、枯枝分解成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深厚、松软、透气,正些条件正是金线莲生长所需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