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雅诗兰黛被指隐瞒中国市场风险遭诉讼,或因过度依赖免税销售

2025-04-12 11:02:00

雅诗兰黛集团近日遭美国股东提起集体诉讼,原告指控公司长期依赖中国“免税代购”等灰色渠道销售,在中国政府自2022年起加强监管后,未及时披露相关风险,涉嫌误导投资者。诉讼同时涉及集团前首席执行官Fabrizio Freda傅懿德与前首席财务官Tracey Travis。

股东指出,自2020年以来,公司大力依赖海南“免税代购”渠道,即中间商的免税购买,但公司却未如实向股东反映监管趋严对销售构成的实质影响,而是将业绩下滑归咎于“旅游零售疲软”,并承诺业绩会很快回升。直到2023年11月1日,公司才首次披露相关信息,随即引发市场剧烈反应,股价单日暴跌19%,市值蒸发约87亿美元。事实是,自此时起雅诗兰黛经历了股价暴跌的一年,至今年1月股价比去年同期下跌50%,市值缩水逾250亿美元,目前市值为191亿美元。

美国地方法院法官Arun Subramanian透露:“事件的关键在于雅诗兰黛只宣扬成功的原因,却对那些不方便透露的真相避而不谈,证券法规不容许这种半真半假的陈述。”

2020年海关总署明确禁止代购

据中国税务报报道,为规范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的监管,2020年7月,海关总署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自2020年7月10日起施行。明确禁止代购,违规者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政策,并纳入信用记录。

另外,海关总署发布的报道显示,2022年,全国海关开展“国门利剑”“风雷”联合行动,深化全员打私,严厉打击重点涉税商品和走私,包括离岛免税“套代购”案件在内,全年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4509起,案值1210亿元。

免税渠道削弱品牌的溢价能力

1992年,雅诗兰黛成立旅游零售部门。自2016年以来,旅游零售部门连续15个季度提到对集团总销售业绩起到巨大提振作用。2021财年旅游零售销售占比增至29%高点,约占集团总销售额近三成,特别是在中国免税店渠道营收增幅超过120%,使得该渠道成为雅诗兰黛全球最大的出货渠道。

随着旅游零售疲软加上政府监管趋严,2023财年,雅诗兰黛以旅游零售为主的免税店业务销售额大幅下滑34%;2024财年,该渠道依然是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因素。但是前面种下的“因”已经延伸出消费者通过比价后不愿意在官方渠道购买的“果”。据悉,免税渠道常年提供正价6-7折的超低折扣,中间商通过免税购买后二次销售打“价格战”,削弱品牌的溢价能力,导致中国区官方渠道的销售业绩也遭遇大滑坡。类似于此前Burberry与奥莱的“相爱相杀”。

据南都此前报道,雅诗兰黛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40亿美元,同比下滑6%,净亏损5.8亿美元。中国所处的亚太地区净销售额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1%至12.87亿美元。该财报同时披露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集团来自中国旅游零售的应收账款达2.06亿美元,占总应收账款的12%。随后集团宣布国际总裁Peter Jueptner于4月1日离职,并于6月30日正式离开公司,结束其在该集团16年的职业生涯。

本案的被告包括已退休的雅诗兰黛前首席执行官傅懿德。傅懿德于2008年3月加入公司,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并于2009年7月出任首席执行官,曾是美妆业界薪酬最高的CEO,在纽约时报联合行政薪酬数据公司Equilar发布的包含科技、金融和能源等产业的全球最高薪高管排名中,是唯一挺入10强的美妆集团CEO。2024年10月30日雅诗兰黛任命Stéphane de La Faverie接任傅懿德,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上任。此前报道:失守中国市场股价暴跌,雅诗兰黛高层换血,部分品牌或将出售

雅诗兰黛前CEO傅懿德。

傅懿德退休前曾表示:“总体来看,2024财年我们的有机销售额下降了2%。虽然中国和亚洲旅游零售渠道的高端美容类别持续疲软,但这些结果与我们的预计相对一致。展望未来,我们对2025财年的预期基于中国高端美容业和亚洲旅游零售业的持续下滑。这一点在海南最为显著,其美容市场零售额下降了40%以上,虽然客流量在回升,但由于消费者情绪疲软、购物规模下降,转化率仍然较低,并明显低于疫情行前水平。”

截至目前,雅诗兰黛尚未对消息作公开回应。

中国中免去年营收利润均下降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自4月8日起全国推广“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服务,境外旅客在境内购物后可即时办理退税,提升购物便利度和消费体验。“即买即退”前期先后在上海、北京、广东、四川、浙江、深圳等地开展试点,2023年4月,广州成为全国第三个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措施的试点城市。

市场普遍认为,这项政策将直接带动免税行业消费回暖,利好中国中免等头部企业,尤其是在当前离岛免税销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为公司带来积极预期。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免)股价迎来大幅上涨。

中国中免此前公布的2024年财报表现不佳,营收与净利润均大幅下滑,公司实现主营收入564.74亿元,同比下降16.38%,归母净利润42.67亿元,同比下降36.44%,扣非净利润41.44 亿元,同比下降37.7%。去年第四季度业绩尤其承压,主营收入134.53亿元,同比下降19.46%,归母净利润3.48 亿元,同比下降76.93%,扣非净利润2.71 亿元,同比下降81.42%。海南地区免税销售同比下跌超27%至288.92亿元,上海地区免税销售同比下跌10.02%至160.35亿元。

南都记者 王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