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系统思维营造高校优良作风

2025-05-26 07:10:00

将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作为评价办学治校水平的重要“观测点”

高校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党风政风为引领、以师德师风为示范、以校风学风为方向,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高校要瞄准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汇聚广大干部师生干事创业合力,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高校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在作风建设上率先垂范、走在前列。一是要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领广大干部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要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高校要自觉主动将国家战略需求内化并嵌入至自身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当中,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交汇点的独特优势,以过硬的作风建设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勇挑重担,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同频共振中,进一步凸显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三是要提高现代化治理的能力水平。积极应对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对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变革要求,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励担当作为,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高校综合改革,将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作为评价办学治校水平的重要“观测点”,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和育人质量。

高校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党风政风为引领、以师德师风为示范、以校风学风为方向,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对于高校而言,党风政风是学校各级班子、领导干部身上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归根结底是党性原则的行为外化。作为高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查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站在事业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服务师生的第一线,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将作风建设作为教师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为主线,健全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拓展师德主题教育载体、强化先进典型培育选树、深入开展师德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每所高校的校风学风都是在经年累月的办学历程中、在一代代师生接续奋斗中积淀而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师生精神气质。高校要深入挖掘宣传优良校风学风形成“背后”的校情校史,将弘扬诚信文化、廉洁文化、师道文化等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全过程、思政工作各环节、校园文化建设各领域,涵养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管理干部作风,以此营造同向同行、风清气正的校园育人氛围。四是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三者看似各异,实则均关联作风建设。高校要将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同部署、同提升,只有颗颗“子”齐齐落,才能达到满盘皆活的实效。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深刻体悟蕴含在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将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纳入学校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校内巡察监督指标,加大违纪违规问题、师德师风问题的查处力度,推动形成各单位职责明确、协同高效、常态长效的作风建设合力。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党风政风显著改善,社会风气持续向上,作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标志。高校要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协同推进作风建设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整体布局,持续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崇德尚教的育人环境,在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书写更加出彩的“高校答卷”。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6日 第03版

作者:陶好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