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耐心倾听群众诉求。
“丈夫家暴我,我准备起诉离婚,想咨询一些法律问题。” “我患了乳腺癌,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能帮帮我吗?”
……
全天候24小时在线的崆峒区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平台,每天都在聆听回应着来电来访群众各种各样的疑问和烦忧。崆峒区妇联以12338热线为载体,把推动解决妇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第一落点”,用心用情打造服务广大妇女儿童的“暖心线”,让她们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妇联,得到“一呼即应”、实实在在的帮助。
畅通热线渠道,打造维权“直通车”
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作为区妇联与妇女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线上”12338热线与“线下”专业人员轮值相结合的服务。区妇联定期对热线接听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涵盖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多领域知识,提升其服务水平。
面对妇女群众来电,接线人员秉持耐心、细心、热心的原则,认真倾听诉求,详细记录信息,能当场解答的当场答复;无法立即解决的,及时转办相关部门,并跟踪处理进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自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到群众来电来访47起,其中婚姻家庭纠纷类37起,占比79%;人身权益类7起,占比15%;其他类3起,占比6%。
强化部门联动,凝聚维权合力
区妇联紧扣“强化部门联动,凝聚维权合力”主题,积极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络,纵向与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妇联干部联动,横向与公检法司等部门,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协会讲师实施多方联动,即矛盾联排、风险联评、信息联通、调处联动、普法联宣、问题联治、困难联帮、平安联创,为来访妇女群众提供“接待、化解、咨询、疏导、宣教”服务,确保妇女群众的诉求处置及时高效。截至目前,12338妇女维权服务中心共进驻专业律师3名,家庭教育指导师3名,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2名,心理咨询师2名。常态化开展婚姻辅导、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170余人次。接收诉前调解案件193个(例),进行诉前调解23个,调解成功7个。
深入宣传教育,增强维权意识
为提升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区妇联借助12338维权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陇姐学法”“和合之家·婚姻家庭微课堂”“巾帼每日一学”等维权专栏,定期发布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形式,引导妇女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线下,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服务、维权宣传活动等,向妇女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法律疑问,
在“三八”维权周、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区妇联还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大型法治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组织各级妇联开展各类普法培训讲座47场次,惠及妇女群众及妇女干部近万人。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维权效能
区妇联积极探索创新12338维权服务模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为妇女群众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与心理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家庭教育协会等专业社会组织合作,为妇女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婚姻家庭辅导、法律援助、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同时,组建了一支由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妇联干部等组成的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为妇女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服务。
此外,区妇联还建立了妇女维权服务档案,对妇女群众的来电来访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满意度,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今后,区妇联将持续优化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以更加务实的举措,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巾帼力量。(赵芳媛 张莹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