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朗普玩砸了!看看石破茂这次外访就知道……

2025-04-27 14:03:00

最近几天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连释放了希望与中国缓和关税战的信号。而更早之前,美日间已经展开了关税谈判。“特朗普关税”似乎出现了难以为继的迹象,美国政府内部的混乱导致特朗普的态度反复。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被美国“对等关税”针对的国家和地区,在寻求与美国谈判的同时,更将重心放在了寻找经贸的新增量和突破口上。这在客观上加速了“去美国化”,也就是降低美国重要性,减缓其参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是东盟地区,正在成为美国以外各大经济体竞相合作的优先方向。



日相年内二访东南亚,寻求深化区域合作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起(27日)对越南和菲律宾展开为期四天的访问。期间,他将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及越南总理范明政,以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分别举行会谈,加强与两国在安保和经济领域的合作。


这是石破茂在美国发起“无差别”关税战后的首次外访,也是他年内第二次访问东南亚国家。今年1月,石破茂曾访问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也是他去年10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除出席国际会议之外,首次出访其他国家。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2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东南亚位于战略要冲,强化关系是日本外交的最优先事项之一。”


日本首相石破茂1月访问马来西亚,与马总理安瓦尔举行会谈。


相较于1月的东南亚之行,石破茂此次在延续日本近年与相关国家的安保合作外,也加入了就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交换意见的内容,反映了日方对当前国际局势变化的急切应对。


从长期来看,日本需要在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的同时,积极寻求多边合作,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东盟长期以来都是日本的优先方向。在日本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日本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都和东盟成员国有着广泛的交集。


有分析认为,面对未来日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石破茂连续访问东南亚国家,延续了日本对该地区的重视,聚焦东南亚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多边合作、经济发展和安全事务上展现出更加综合和务实的态度。


多方发力东盟,加速推进经贸合作整合升级


不仅是日本,在特朗普政府于本月初发起关税战以来,东南亚国家就成为国际外交舞台上的焦点之一。


14日至18日,中国元首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展开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元首本年度的首次出访,不仅延续了中国重视周边外交方向、与东盟国家高频互动的外交节奏,更释放出深化经济联系、加强商贸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明确信号。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可谓得天独厚、水到渠成。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4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15周年。中国海关总署和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2024年已达9823亿美元,双方已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本月14日表示,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3.0版谈判已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4月21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引述新加坡《商业时报》网站报道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降低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壁垒,降低运营成本,有利于与东盟市场共建一个更强有力、更具韧性的供应链。随着来自中国的投资不断增加,东盟将利用战略机遇,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除了同为亚太国家的中日等近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本月也访问越南,双方共同强调维护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桑切斯表示,西班牙主张经济开放,反对贸易冲突。“西班牙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自由贸易和经济开放,并认为贸易战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只会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4月9日,越南总理范明政(右)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河内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0日也表示,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并表示将探索与CPTPP成员加强合作。不少分析还认为,欧盟应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深入合作交流,推进这一框架下的中欧合作,以及与东盟的合作。


随着欧盟加速“向东看”,它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前景已经显现:东盟或将成为欧盟最大农产品供应方,橡胶、棕榈油进口量预计激增30%。其中,越南已承接欧盟7%的纺织订单,并准备新增10亿美元对欧出口配额。


关税战加速“去美国化”


东南亚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东盟地区的经济增长迅速,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东盟国家的经济总量和贸易额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互联互通等领域,东盟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则使得以东盟地区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被大大提速。“东盟+1”的伙伴——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乃至欧盟等,相互之间的经贸联系正走向空前紧密。


分析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市场虽仍是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重要性可能会相对下降。亚洲正逐渐成为强劲的市场,推动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


美国发动关税战,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加速了全球“去美国化”的步伐。但我们也要清楚看到,这种“去美国化”更多还是基于经贸往来,仍然有不少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军事安全领域,仍然并将在可见的未来仍对美国“马首是瞻”。


就像开头说的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二次东南亚行,在越南,他将告知把该国列为向友军提供防卫装备品的“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的对象;在菲律宾,预计将与菲律宾就启动《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缔结谈判达成一致。日方作为域外势力,插手东南亚国家,或者直白一点,即南海周边国家的安保问题,目的不言而喻。


而本周开始,美菲“肩并肩”军演再度上演。虽然面临财政吃紧窘境,却依然维持在1.4万人的规模,仅比去年少了2000人左右。日本自卫队还首次以独立身份参演。


美菲“肩并肩2025”首次部署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配套的无人驾驶岸舰导弹发射车。(资料图)


军事同盟体系,是美国在本地区乃至全球维系其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对冲经贸“去美国化”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缘政治将成为经贸“去美国化”的主要障碍。



作者丨林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