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温暖“精准达”!高新区供热服务“绿”动升级!

2025-07-25 09:28:00

虽然正值7月盛夏,但在天津高新区,华苑科技园供热服务提升工程已“未雨绸缪”地进入到了收尾阶段,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换热站机组进行安装调试,全力推动项目在今年供暖季前实现全面投用。

纵览“规划图”,总长度约2.5公里的新建供热管线犹如“地下动脉”般贯通整个园区,改造范围覆盖了物华道、桂苑路、兰苑路周边的企业与居民,供热面积约25万平方米。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提升工程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管线更新,更是一次从“传统供热”向“精准服务+绿色经济”转型的有效实践。

“双热源”:从“供得上”到“供得好”

近年来,随着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快速发展,入驻企业逐年增加。为了更好地保障园区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完善供热配套刻不容缓。

2024年,高新区资产管理办公室在与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天津地热开发有限公司的走访调研中获悉,华苑科技园不远就有天津陈塘庄热电厂和华能杨柳青电厂两家单位的供热管线。此时,一个想法在高新区资产管理办公室团队的脑海中逐步成型:既然近在咫尺,为什么不“牵线搭桥”?沿着这个思路,高新区资产管理办公室与供热企业紧密配合,最终凝练成了覆盖整个园区“三纵一横”的供热管网布局。

据天津高新区资产管理办公室科员岳开红介绍,“通过对物华道供热管网的建设,我们为华苑科技园引入了高品质的热源,实现了两大电厂热源的联网,最终形成了双热源保障体系。”

双热源保障体系的搭建就像是给园区供热装上了“双保险”,撑起了冬日里园区火热发展的底气。企业再也不用担心供热“卡脖子”问题,居民过冬也能更加舒适、暖心。

智能化:让科技惠及民生

在此次华苑科技园供热服务提升工程当中,新建的管网和设备里蕴含着不少“黑科技”。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有效推动园区朝着智慧园区的方向更进一步。

岳开红说,新的供热管网在建设时就预埋了测漏光纤,一旦管网出现渗漏等情况,第一时间就会触发自动报警,并精准定位渗漏点位,大幅缩短抢修时间。同时,本次更新改造及新建换热站全部采用无人值守模式,实现了全网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并且能够按需分配热量,实现精准供热目标,进一步促进传统供热模式向数字化转型。

供热站提升改造前

对于高新区来说,供热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益处还有很多,除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政府供热补贴资金,间接释放财政资金用于其他民生领域之外;还能为园区预留出充足的热负荷空间,支撑未来招商及城市更新等基础配套建设。

谈及未来,岳开红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供热管网的建设工作,针对老旧管网加速进行更新改造,并积极探索‘供热服务+能源管理’一体化的运营新模式。借助于‘硬基建’和‘软服务’的结合,我们将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园区,既满足当前的民生需求,还能为未来绿色低碳发展预留空间。”

供热站提升改造前

从地下管网到云端智慧系统,华苑科技园供热服务提升工程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深远。有理由相信,2025年,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将迎来更加温暖、智慧的冬天,而这份由民心工程带来的改变,也将成为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