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论周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走神”不能“散光”

2025-04-22 06:03:00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能“走神”不能“散光”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 曹鹏飞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是遵循这种政治规律,继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

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根据党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所采取的重大政治安排,是从党的建设方位、党的执政逻辑和党的事业发展几个方面考虑所采取的自觉政治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如何有效依托增量政治发展与供给,主动防范化解“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积极协调平衡国际国内、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平衡,是当前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最直接的任务。要继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党的自我革命活力,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就政治的基本关系而言,中国自古就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洞见。在现代中国的政治体系当中,党群干群关系就是基本政治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好坏主要取决于政治实践,党的作风就是党政治实践的表现形式,即使党的理论、立场和观点再科学,但如果缺乏科学的实践作风与能力,也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党的基本政治关系。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中国党和政府的行政满意率从2012年71.5%提升到2024年的94.9%,这种变化是影响深远的变化。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继续运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积累的有益经验,从实践形式和体制机制上继续创新,最终形成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党的组织安全和政治安全。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力量来源于党的组织和党的纪律,要把党的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变成力量优势,就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自觉行动。党组织的行动是以既定政治目标和要求为规范,所以只能是统一的、科学的和严谨的,而不是分散的、迷信的和随意的,这种实际行动过程中的要求就是党组织在开展工作、学习、思想和领导等活动时呈现出来的作风,作风就是党组织的行动能力和行为面貌,关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组织有没有力量,主要就看党组织在行动时有没有信念和纪律,作风就是力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为了集中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为了提升党员干部的作风,就是为了巩固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全党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又一重大政治举措。

创新新时代管党治党的理论与实践。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如何抓好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策略问题,也是改善党的作风的现实问题。中央政治局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充分发挥了中央政治局的示范作用。把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变成全党贯彻落实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党的组织体系内部的相互作用变成推动全党思想理论作风转变的新优势,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

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重大政治关系。党的作风好,群众利益就能维护得好;党的作风不好,群众利益就会实际受损。作风关乎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益,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重点围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党的作风问题往往和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就当前环境而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不仅危害党的形象,还直接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纠治“四风”要精准发力,变大水漫灌为滴灌渗灌,节约组织资源,提高组织效能,以重点治理带动全域治理。

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作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的示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一方面是自己履职尽责的岗位要求,另一方面是代表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自觉按照党的作风建设的岗位要求和政治要求发挥先进示范作用,是有效形成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着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但学习教育结束不等于党的作风建设结束,更不等于党内作风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学习教育着眼重点治理和集中治理,但要取得长期实效就必须走制度化道路,把集中教育整顿成果转变为正式制度要求,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树立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实现抓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实践要求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面向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安排。各级党委(党组)要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学习教育负总责,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带头组织认真学习,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取得可感可及的实际效果。

立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继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把作风新优势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切实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努力将自下而上的力量优势转换为全党统一行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上下团结一致,自觉应对一切现代化阻力,齐心协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科学方法保障学习教育的效果。党的作风包含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不同方面,这些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以加强党员干部学风为例,如果不从生活作风,思想作风、文风、会风等方面共同着力,就学风加强学风,实际操作难度大而且效果不会好,学风本身就是一个人思想境界、工作能力和生活状态的综合作用结果,舍因求果无异于缘木求鱼。同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也要注意从思想、组织、制度、纪律等方面共同发力,保证组织体系内部一致性。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看到作风问题背后的组织规律和人性规律,把党的作风建设和各级领导干部个人成长统一起来,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在见实效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学习教育离不开有效整治,以问题为重点进行整治,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学习教育的组织效益切实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社会效益,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的政治效益。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