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五月怎么形容?这些诗意的雅称,道出古人的无限创意

2024-10-05 10:36:48

古代的五月是农历的五月,有盛大的端午节,恰似酷暑来临;现代的五月,春末夏初,不冷不热。古今虽然相差近一月,温度也有些区别,然而这并不影响古人对于五月的诗意创作与赞叹。

五月的阳光

五月已知的别称多达十数个,包括榴月、蒲月、恶月、毒月、郁蒸、午月、仲夏、天中、建午、鸣蜩、端阳、蕤宾等。古人对五月的雅称寄托着诗意生活的畅想,而诸如“恶月”之类的称呼则是用作示警,提醒百姓该采取措施避恶禳灾

榴月,得名于五月盛开的石榴花,韩愈有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

相传在古代的北京城,年少的姑娘在五月初会大量采集石榴花簪发,或者佩戴满头的石榴花发簪,将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据说是因为“女儿节”。

石榴花

榴花有大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等品种,历代诗人五月赏花都免不了诗兴大发,譬如元稹将之比喻成灯火“风翻一树火”。榴月似火,也足见天气之炎热。

蒲月,得名于古代民间五月初挂菖蒲的习俗,诗云“五月五,细雨绿菖蒲”。

菖蒲这种植物,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蒲草韧如丝,可用于编织包装材料。端午节的风俗是将菖蒲和艾草交织插在门旁,更有甚者以菖蒲泡酒饮用,取其“驱邪避害,健康长寿”之意。

端午挂菖蒲

毒月、恶月和郁蒸,得名于五月的酷暑湿热的天气状况。

史载五月盛阳,阴阳之气相持不下,容易令人心烦气躁,万恶滋生,在医疗条件低下的古代,正是瘟疫蔓延的时节,因此将五月列入毒月、恶月,提醒民间百姓注意各种禁忌,想方设法避开灾祸。五月的天气时而乍暖还寒,时而高温多雨,过于湿热,也称“郁蒸”。

鸣蜩,源自《诗经》中的记载“五月鸣蜩”,指五月的虫鸣。

蜩是一种蝉,通体漆黑色,长一寸有余,翅膀为赭褐或脉黄色,胸腹部下覆白色,鸣器小而成卵圆形。五月夏蝉破土而出,遍布高枝,餐风饮露,开启夏日的清唱。

五月的蝉

蕤宾,为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蕤宾位于午故代指农历五月。

《礼记·月令》载:“﹝仲夏之月﹞其音徵,律中蕤宾。” 蕤宾是属于五月的音律。

此外,以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相匹配,五月称为“午月”,又称“仲夏”,即为夏季的中间月份,民间习俗认为仲夏重午日(五月初五)阳气最盛,草木药性最强。

五月别称天中和建午,源自一副对联:抚辰逢地腊,建午届天中。大意是顺应四时,五月初五的地蜡日,端午节到了。

端阳指的是端午节当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