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定胜负的首要条件在于“人和”。
《吴子.图国第一》:“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吴起说:“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出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可以上阵;临战阵势不整齐,不可以进战;战士行动不协调,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英明的君主,准备用他的民众去作战的时候,必先搞好团结然后才进行战争。”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说:“有利的作战时机,比不上有利的作战地形;有利的作战地形,比不上内部团结、万众一心。”
二、得“人和”的关键在于“同”。
《淮南子.兵略训》:“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斗。 ”
《淮南子》说:”所以,通过相同的利益、相同的情感、相同的欲望,可以将民众结为‘相死’,‘相成’、‘相助’的一个整体。 遵循规律而行动,广大民众就会纷纷响应;站在民众的角度,以民众的利益为依据来考虑,广大民众就会为之奋斗。”
《六韬.武韬.发启》:“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姜子牙说:”能与人民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援助、同爱好而相互追随。这样,就算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冲车机弩也能进攻,没有沟堑也能防守。 ”
三、求同,需要让民众意识到是在为自己而奋斗。
要真正的唤起并长时间的保持“同”,还需进一步让民众意识到是在为自己而奋斗。
《淮南子.兵略训》: “故善用兵者,用其启为用也;不能用兵者,用其为己用也。用其为自用,则天下莫不可用也;用其为己用,所得者鲜矣。”
启:开导、启发。
《淮南子》说:“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开导、启发,让民众知道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不善于用兵的人,只是让民众在为领导的个人私利而卖命。能够让民众意识到是在为自己而奋斗,那么就没有不可以调用的力量;只是让民众在为领导的私利而卖命,能够得到的力量就很少了。”
苏洵《权书.法制第二》:“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故越有君子六千人。韩之战,秦之斗士倍於晋,而出穆公於淖者,赦食马者也。”
苏洵说:“古时候善于治军的人,虽然用处罚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赏赐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激发起对敌人愤怒的方法使士兵效命,但其中一定都灌注着正义的原则,不是要用他们去发动战争,也不是要用他们去进行掠夺,而是要用他们应付国家的危难。
所以,越国依靠六千名志士,战败了强大的吴国。韩原大战中,秦国的勇士比晋国多一倍,然而把秦穆公从泥沼中解救出来的,却是当年被他赦免、吃他马肉的普通百姓。”
点评:
现代企业管理也一样,也需要用相同的利益、相同的情感、相同的欲望,将员工结为“相死”,“相成”、“相助”的一个整体。也应该开导员工,让员工知道:“是在为自己而工作,不是在为老板而工作”,从而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为了更好的理解,下面举些反例:
不同利:企业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穷。所谓:“无利不起早。”这样的企业,职员跟着老板图不到利,必定散漫、邋遢、消极怠工。这样的企业,最终必定被市场淘汰。 同样的道理,员工赚很多钱,老板一直在亏本,这样也不会长久;因为老板没钱一直亏下去。所以,这里强调的是“同利”。
不同情:老板不体恤下属,不把员工当人看,把员工当做赚钱机器,当做机器部件,无视员工的心理感受。所谓:“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反过来,既然老板对员工不好,不能待员工以礼,那么员工自然也就不能待老板以忠了。这样的企业,必定离心离德。而一个离心离德的企业,是不可能有作为的。
不同欲:老板高瞻远瞩、目标远大,职员混混沌沌;或者员工积极进取,老板目标短浅、不思上进。这样的企业必定有心无力,无所适从。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一个企业来说择人、用人很关键。企业不是需要多么有才华,多么有能力的人,需要的是与公司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所以,这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团队组建,以及动态调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